close

系統規劃 ( 初步調查) - Why

 

一個 SDLC 是由使用者提出 System Request 開始。 系統分析師於接收到
System Request 後, 進行:

  • 系統規劃 ( 初步調查 )
  1. 可行性評估: (A)評估技術性的可行性(B)操作性的可行性(C)經濟性的可行性
  2. 排定優先順序
  3. 進一步調查:
    目的 -
        (A)瞭解問題真正原因
        (B)定義專案範圍與限制
        (C)確認可帶來利益
        (D)估計專案成本: 人力, 資金, 軟硬體設備和時間

    進行步驟 -
        
    (A)授權
        
    (B)確認所需的資訊
        
    (C)完成組織圖
        
    (D)進行面談
        
    (E)閱讀現有的系統文件與觀察現行的操作方式
        
    (F)分析收集到的資料
  4. 口頭與書面報告:系統規劃書

 

系統(需求)分析 - What

 

確認資訊系統範圍
大多數開發者並沒有企業員工的專業知識(Domain knowledge), 系統開發團隊透過

  • 收集資料
  • 訪問
  • 調查
  • 開會

等方法加入開發者的專業知識和經驗, 將系統需求以各種適合的圖形化工具和文字加以描述和說明, 規劃出適當的範圍和系統的功能需求, 確認範圍和目標 - 指出到底要開發什麼(What).

 

系統設計 - How

 

將上一階段所交付的系統需求做進一步的設計,  包括

  • 建構怎樣的基礎建設 (硬體環境, 網路系統, 作業系統等)
  • 建構那些企業流程與軟體功能
  • 進行資料儲存的規劃(Model)
    進行資料處理的規劃(Control)
  • 進行使用者介面設計(Vlew)
  • 物件開發
  • 各種程式設計

根據上階段需求分析的資料, 以實體關係圖(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, ERD)來建置資料庫內容,
找出各種需要的實體, 實體和實體之間的關係, 實體的各種屬性, 屬性的資料格式(包括大小及限制), 經過正規化, 再設計出DB的各個基本表,
最後配合使用者介面和功能程式的開發, 再建立各種view, query或報表.

通常此階段都會運用各種的圖形化工具來建構, 也就是以各種角度來看系統

本階段的主要目的是設計出要如何(How)進行開發

產出 - 系統設計規格書

 

系統建置與測試

 

將上一階段所開出來的系統規格實作出來.

  • 系統的硬體需購入
  • 網路工程要發包, 並建置連線
  • 軟體若是自行開發, 則進入程式撰寫階段; 若是向外購買, 也要進入程式修改階段. 每個模組, 物件, 程式, 介面和資料庫, 都必須一一根據上個階段的設計來實作, 並且做測試, 看看有沒有錯誤, 有沒有符合系統的規格需求
  • 將整個資訊系統整合, 做使用者的環境測試

產出 -

  1. 整個資訊系統的軟硬體環境
  2. 程式碼的紀錄文件
  3. 系統測試的計畫和結果

 

系統上線與維護

 

系統上線必須採取一定的策略, 計畫詳細的時程和任務分配, 包括

  • 何時該那一個模組上線
  • 何時做資料轉換
  • 何什轉換新的作業流程
  • 使用者該負那些責任與該有那些能力 ->教育訓練

另外, 對於未能於系統發展過程和上線初期就發現的錯誤, 必須進行系統的維護, 以改進, 加強系統的功能.

 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SDLC
    全站熱搜

    龍之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